首页 >  资讯 >  >  正文

点“草”为金照亮非遗传承之路_精彩看点

2023-07-06 06:18:31 来源:扬中新闻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我很喜欢每周三的草艺课,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创作喜欢的作品,没想到一根根不起眼的草绳,能变幻出千般模样……”一片棕叶、一把稻草、一卷草绳,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,能带来什么?在八桥镇永胜中心小学学生耿慧妍眼中,这些可以变成一只只可爱的蚂蚱、小乌龟……

近年来,八桥镇以中小学、幼儿园为载体,以稻草为媒介,将传统非遗文化融入校园特色课程,积极开展“非遗文化进校园”活动,通过培育一批非遗传承人队伍,创新开设非遗体验课程,让学生与非遗“亲密接触”,感受非遗文化魅力,接力非遗传承。

“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,每年丰收的时候我就喜欢用稻草编织一些小动物。自从2013年学校把草艺作为‘一校一特色’项目后,我就开始研究草编工艺和课程设计,希望传统的手工艺能在孩子们身上传承下去……”作为永胜中心小学首批草编传统技艺传承志愿者郭如成,他在工作之余就会带着志愿者们在“创意草艺坊”研究草编课程。他表示,这不仅仅是传承草编技艺,也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草编创作,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培养劳动能力,提升艺术修养。

作为八桥镇 “草编进校园”示范学校,永胜中心小学从培育草编传统技艺传承志愿者,打造“百草园工作坊”、“搏乐草艺园”、“创意草艺坊”,设置班级 “巧手展示区”,开设“草艺编织”课程,成立“指尖上的灵动”社团,编纂《走进草艺》校本学习材料等方面入手,由浅入深,分阶段、分层次、有计划地推进当地多项非遗进校园工作。目前,该学校已经累计培育由青年教师、少先队员组成的草编传统技艺传承志愿者60余名,开设“家乡美”“幸福校园”“课本故事”等主题草艺创作课程10种,开展“乐创嘉年华”系列活动10余场。

下阶段,八桥镇将从非遗传习基地打造、非遗研学、“对话非遗”栏目策划等方面入手,让非遗文化在校园里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□ 翟佳芬 赵爱兵

标签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郑州交通广播912热线电话(郑州交通广播)